【英文长推】千亿 IPO 骗局?Hyperliquid 如何打破华尔街游戏规则

快链头条 2025-07-22 06:14:17
Hyperliquid
阅读 4,545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分享此文章
数十年来,IPO 一直是一种被合法化的内幕套利手段。银行通常会以比真实市场价格低 20% 至 40% 的价格定价 IPO,将股票廉价出售给机构客户,制造稀缺假象,从而确保这些客户在上市当天获得暴利。而散户投资者通常只能在股票价格飙升之后才被允许进入,从而错失收益。这一体系并非因为其最优,而是因为它已成为默认路径。自 2020 年以来,这种封闭的承销机制共计截留了超过 1000 亿美元原本应归于价值创造者(创始人、员工和散户)手中的收益。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投资银行通过封闭式路演和电话认购机制锁定分配权,而散户只能等上市日付出高溢价。这些合法掠夺行为受到过时法规与声誉机制的保护,导致定价极度不透明。甚至连科技独角兽们也不得不配合表演,因为背离高盛这类传统投行意味着未来会失去后续融资、分析师覆盖或指数纳入等资源。结果是,散户成了最后一棒的接盘侠。 Hyperliquid 推出的 HIP-3 协议与 Hyperps 机制,提出了一种根本性重构传统资本市场定价机制的新方式:Pre-IPO 永续合约(Pre-IPO Perps)。这些新型衍生品允许在 IPO 发生前数月对未上市公司的估值进行公开交易与价格发现,从而打破银行刻意保留的信息壁垒与资源垄断。Hyperp 并非普通永续合约,更接近一种预测市场工具,具有无需现货参考的去中心化定价机制、24/7 连续交易、以及在 IPO 后自动转换为标准永续合约的能力。其定价结构采用时间加权函数、锚定价格与资金费率等机制减少操纵风险。典型案例如 $PUMP,其 ICO 时估值为 40 亿美元,但在 Hyperliquid 上的 Hyperp 市场中提前交易至 70 亿美元 FDV,从而彻底打破了原有「私募 + 封闭路演 + 溢价上市」的闭环。这一机制不仅提升了市场透明度,更加速了套利空间的压缩,让机构失去了过去的免费午餐。 Hyperliquid 的 Hyperps 概念不仅仅是在改造 IPO 模式,更是在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新基础设施。在当前制度下,投资银行通过「封闭式报价 + 分配 + 报告」来操控价格,散户无法参与,而 Hyperps 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通过链上市场在 IPO 前对如 Stripe、OpenAI、SpaceX 等公司的估值达成广泛共识。一旦 Pre-IPO 的合约价格显著高于上一轮私募轮次,银行就难以再「低价定价」而不显得不专业,这直接打破了「私募 - 公募」之间的人为价格鸿沟。Hyperps 把价格发现变成全球性的、可验证的过程,使投机行为民主化,不再局限于美国投行的「关系户」体系。在公共市场中,衍生品已经是主要价格发现工具(占比达 60-85%),而 Hyperps 让这种机制提前覆盖到私募市场中。虽然监管仍有压力,链上流动性初期也可能不足,但方向已经明确:去中心化的公开市场正在快速侵蚀机构的垄断特权。最终,数十亿美元的年均「价值迁移」有望回归到真正创造价值的用户与建设者手中。\n原文链接

快链头条登载此文本着传递更多信息的缘由,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推荐活动
...
...
风险提示
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 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