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企业自建 L1 区块链的时代已经到来?

快链头条 2025-08-15 01:24:07
L1
阅读 1,557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分享此文章
近期,支付巨头 Stripe 宣布与知名加密风投 Paradigm 合作推出名为「Tempo」的 L1 区块链,旨在为其庞大的金融科技客户群提供高性能、专注支付的链上基础设施。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企业自建 L1 区块链趋势的缩影。据悉,已有多家财富 500 强企业在探索发行自有 L1。相较于多年前企业级区块链主要围绕供应链溯源等数据库可替代的场景,如今企业更关注区块链在支付领域的降本增效价值。稳定币的普及与监管逐渐明朗,使企业财务团队不再排斥链上结算方案;跨境、高费率、长结算周期等传统支付痛点,则推动跨国公司(如 Airbnb)转向自研链上支付系统,从而在全球范围内节省巨额成本,并为商家、用户、员工提供更优体验。 企业选择自建 L1 的首要原因在于成熟度与技术认知度。经过十余年发展,L1 已成为区块链领域的主流认知标的,以太坊、比特币、Solana 等均为企业高管耳熟能详的名字,Cosmos 技术已支撑超 200 条链,承载资产总值逾 700 亿美元;新兴项目 Hyperliquid 进一步强化了该赛道地位。相比之下,L2 技术虽具潜力,但仍处早期,理解和部署门槛高,尤其是需要解释分阶段 Rollup 或跨链验证机制等复杂概念时,企业技术决策者更倾向于规避额外风险。此外,自建 L1 能显著降低平台依赖风险 —— 就像大型企业会采用多云架构分散 AWS 或微软的集中风险一样,他们更愿意将核心业务押注在自有链而非外部公链上。 控制权与连接性也是企业青睐 L1 的关键动因。开放透明的 L1 不仅赋予企业绝对的协议层控制权,还能无缝连接更广泛的链上生态,实现即时、确定性的结算,避免 L2 与其他链交互时依赖第三方桥接和受限于欺诈 / 零知识证明窗口所带来的延迟与不确定性。通过自建 L1,企业既可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围墙花园」生态(嵌入 KYC/AML、合规逻辑等),又能保持与外部链上市场的可互操作性。这种「自主可控 + 生态互通」的组合,正成为推动企业级区块链重回聚光灯下的重要力量。\n原文链接

快链头条登载此文本着传递更多信息的缘由,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推荐活动
...
...
风险提示
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 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