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Robinhood 联创:为什么我们不做一条自己的链?

快链头条 2025-07-01 02:41:59
Robinhood
阅读 7,197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分享此文章
我认为最直接的变化是,美国停止了那种以「执法代监管」的做法。简单说,就是我们不再需要在业务的方方面面都应对全线打击。这种转变带来了巨大的改善。比如,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对 Robinhood 的加密业务,以及行业内其他几家公司的加密业务,停止调查。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一种立刻的宽慰 —— 我们终于可以作为公司、作为一个行业继续前行,而不用整天对抗那种无休止的打压。上一届政府对加密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根本不认为加密应该存在,更不允许它与传统金融系统深度融合。所以,这次政策的转向,是一个巨大利好。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立法方向也在推进。当然,我得强调一点:停止「执法式监管」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另一个令人关注的进展,是关于 Meme 币的明确监管态度。你可能也看到了,SEC 发布了一份关于 Meme 币的备忘录,明确指出这类代币不是证券。这其实并没有太大争议。从法律分析角度来看,Meme 币并不符合证券的定义,这一点其实相对清晰。但过去每个项目都要单独做这套分析,分析是否为证券。Robinhood 一直是做得比较规范的公司之一,我们对每一个币种都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合规性分析,包括是否构成证券。这既昂贵又繁琐。所以现在官方给出明确的指导和豁免,是非常有价值的,极大降低了我们和整个行业的运营负担。类似地,现在关于质押(staking)是否构成证券的问题也有了更明确的界定。这是一件非常积极的事情。你想想,质押的本质是用户贡献自己的算力资源来支持区块链运行。而质押服务商的存在,是为了降低这一过程的复杂度。 我认为,这个趋势会促使「证券代币化」成为 IPO 的替代路径。这种情况迟早会发生 —— 即使短期内美国不推行,其他国家也会开始尝试。加密的本质是全球性的。如果你能在某个合规司法辖区内,将一家公司的股份通过区块链发行代币,那么你就可以立即触达一个流动性越来越强、参与者遍布全球、用户量达上亿的市场。正因如此,我认为美国最终也必然会接受这种趋势。这种代币化有两个关键用途:一是初创公司阶段,这相当于传统的 IPO,也就是一级市场融资。这个阶段的「主资本」非常重要。作为一个曾经在种子轮阶段创业的创始人我知道,融资会占据大量精力和资源,对小公司来说非常吃紧。如果能快速触达全球资金池完成融资,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这也会催生更多新公司、新项目,也给投资者带来早期(虽然风险更高)但回报潜力也更大的参与机会。二是后期私营公司,比如 OpenAI 或 SpaceX,这类公司创始人已经融了大量资金,甚至可能已经在规划 IPO。这时代币化对创始人吸引力不大,但对员工来说就非常有价值了。很多大公司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员工,但员工没有 IPO 或退出流动性的明确预期,对流动性没有可预期渠道。这时他们就会希望能够变现、套现一部分股份,实现资产多样化。这就为代币化带来了非常强的现实动力。\n原文链接

快链头条登载此文本着传递更多信息的缘由,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推荐活动
...
...
风险提示
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月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的文件, 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