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推】PayPal 为何要押注 KiteAI 做支付 Layer1?

快链头条 2025-09-05 02:44:29
PayPal
阅读 2,334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分享此文章
此前 Stripe 宣布直接下场做个 layer1-Tempo,Circle 多年布局 USDC 后谋划的 layer1-Arc,现在 PayPal 也通过投资 Kite AI 杀进来了。背后的逻辑就一句话:争夺下一代支付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本质都暴露了这些传统支付巨头存在管道危机焦虑,原先他们的生意模式就是赚手续费差价和资金沉淀利息,当稳定币这种跨国界新物种普及后,必须得迎合新趋势布局一套适配的支付体系。区别无非是 Stripe 和 Circle 选择了自己造轮子,而 PayPal 押注了 KiteAI。 PayPal 并没有单纯锁定做小微支付,而是通过 KiteAI 绑定了 AI Agent 的新场景。因为小微支付痛点并非技术,依托传统移动支付就足够支撑起高频小微交易的需求,而若 AI Agent 的自动化要承接用户的支付需求的话,逻辑就大为不同了。一个 AI Agent 可能每秒调用几十个 API,每个调用都要付费。这势必会产生 7*24 小时不间断、完全自动化、基于逻辑而非情感的微支付网络。传统支付巨头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当 AI Agent 开始大规模自主交易时,现有的支付轨道根本撑不住。你想想看,一个购物 Agent 要在毫秒级完成价格比对、库存确认、下单支付,每个环节都涉及微支付和信任验证,现在的 Visa、Mastercard 那套中心化清算系统怎么可能应对得了?所以 PayPal 押注 KiteAI,实际上是双重下注:既要新一代 Crypto 支付基础设施,更要 AI Agent 经济这个万亿美元新市场。 现在的公链手续费模型都是为了高价值交易设计,而 AI Agent 的微交易则完全改变了规则,产生的是连续、高频、低价值的连续交易流。每秒可能调用几十个 API,每分钟可能执行数百次决策,一天下来轻松几万笔微交易。这就产生了一个死循环,若交易价值覆盖不了手续费成本,则 AI Agent 经济构想根本跑不起来。即便是现在最便宜的 layer2,处理 AI Agent 大军规模化的并发微交易也容易网络瘫痪。针对此,KiteAI 锚定了 AI Agent 赛道的身份、钱包、规则三大方向,主要为了实现 AI Agent 既自主又可控。\n原文链接

快链头条登载此文本着传递更多信息的缘由,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推荐活动
...